钟汉良日记:在老家第2次用电脑看剧的感受
2022年11月17日 周四 天气阴
我现在有点理解上一代人为什么闲不下来了。可能我们大多数人会以为,他们就是比较勤劳,想多做点事。但这一次一个人待在老家楼房里,算是第二次使用笔记本电脑观看电视剧的经历,让我体会到另外一个心理方面的原因。
没错,表面上看我们父母这一代人比我们80和90后以后出生的人,是更勤劳很多。在事实层面,是继承了我们祖祖辈辈的优良传统,也因此把他们的血脉延续到今天我们身上。可这只是在无数个因果关系后的一个因果而已。深层次的原因,我从单独在家里看剧的体验上,感觉到的是对生命体验的踏实感的把握,才让他们一直闲不下来。
勤劳的人,通过做具体的事情让自己的存在感更强。懒惰的人,通过做各种消遣的事情让自己的存在感更强。
没有独居生活在偏僻农村,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,你很难体会到那种感觉。这和你生活在城里,虽然你一个人生活,出门也不怎么和别人说话的体验是两个世界的状态。在没有多少人烟的地方,你的内心如果不够强大,真的会走进一个崩溃的黑暗里。当然,也就是没有人的因素,在这种可以与大自然似乎可以交流的氛围里,对于思考生命价值与意义的作用会很有帮助。所以,那些偏向追求精神境界的人,就比较喜欢独处和生活在环境安静的地方。
我在日记里提到,我旁边的几户人家,几乎家里就只留下一个老人,他们因为年老不便出远门,就留下来看家。而他们无一例外的,都有能力种植一些蔬菜,满足自己和家人回家后的所有蔬菜需求。也都会饲养了一些家畜,单独养几头猪的习惯十几年前就淡出农村,但鸡鸭鱼狗兔是充实他们生活的日常伙伴,不是每样都有,但鸡是肯定有。
如果我们没有把以前的自产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的技能遗失,完全可以与外界隔离生活很久。而我们的祖祖辈辈,大部分人就是一直生活在那样的世界里。我们近代以来,因为被迫打开了学习西方和改革自己的大门,古代传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已经很少了。可真正有利于人类长久发展与延续的文明,真的只有西方的这一套吗?
在我们现在经济社会的角度看,生活在农村的人,每天勤劳地去拾掇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的经济价值很低。你看,你每天去收拾菜园子,菜长得再油,也卖不了几个钱;你每天用和人吃的差不多的粮食去喂养的鸡鸭等家畜,精打细算下的投入产出比也特别低。
可这都是站在经济利益的角度判断得出的结论。站在生命的角度看,这所有的对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事物的照顾和付出,本身就是最大的利益。也就是付出本身就是得到。这种生活状态,也就是我们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一个体现。
小时候,看到大人们在筹办红白喜事的时候,就干两件事,一个是让具体事情能圆满推进的各种事务,另外一个就是准备吃什么。那时候对于生命的理解很简单,开心与不开心,饿了与饱了,困了与醒了。现在再看,我们忙来忙去的目的,就是为了让个人与集体的生命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。所以,才有那么多的红白喜事。而吃,就是给这些繁琐的事务提供能量。
被迫打开国门的我们,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对自己的文明产生了强烈的怀疑。这种怀疑,从各种我们现在司空见惯但是古代人会匪夷所思的怪像里时有体现。
今年是疫情的第三年,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?从古至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,各种瘟疫在历史上也有发生。可全世界蔓延的,有历史记载以来,这是第一次。每一次的大变化,在教科书里都会被概括为某某“转折点”。相信,这一次也可以让大家能静下来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,究竟是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,究竟是东方红还是西方亮。
钟汉良 于福建武平
-
知识改变命运,珍惜知识,学习知识,利用知识
-
-